自律和自制力

less than 1 minute read

Published:

最近算是发现了,自制力强不一定意味着在诱惑面前能不为所动——坐怀不乱很厉害,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适用,毕竟人总有七情六欲。这就恰恰说明了真正自律的人不是靠自制力约束自己的,而往往是通过选择和习惯使自己看上去足够自律。

  1. 选择:了解人性的弱点,知道自己会在满是零食的房间不停地吃东西而不去学习,知道自己在寝室会不自觉玩手机玩平板,知道自己经受不住朋友的鼓动会在重要的deadline来临之前出去玩,那么,自律就需要你为自己选择一个能很好地切断这些干扰源的环境,在这个环境中你可以不用为难自己拒绝诱惑,你不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去阻止自己做不自律的事,你不需要在自律这件事情上花费太多精力。这个环境,可以是学校的自习室,可以是图书馆,可以是一家比较安静的咖啡厅,总之这个坏境里,必须没有那些你认为自己抵挡不了的诱惑。这个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你保持自律的前提。

  2. 习惯:很多时候,我们会惊叹于那些自律的人能坚持做一件事,这件事往往对其他人来说非常难,大部分人都三分钟热度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。其实如果能长期坚持做一件事,无非需要两个条件:提高动力,降低阻力。 提高动力往往是心态方面的问题,找到自己的目标和热情所在,就能很大程度上增大动力。但问题在于,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,人总是会信誓旦旦地开始,然后往往是无所事事地不了了之。所以降低阻力,才是长期坚持的关键。 养成习惯无疑是降低阻力的最好方法,因为人类的习得性将导致当你习惯性做一件事,养成了固定的行为方式后,那么你的大脑将把这种行为方式作为潜意识里的comfortable zone里的选择,你做这件事情的阻力往往降低很多。 比如说在坚持健身5年后,习惯促使我如果不去健身,就会潜意识里觉得生活缺点什么,潜意识想要去做这件事。以及背单词,坚持了三年之后,我每天如果想到今天的单词还没背,哪怕困成狗屎早睡不了我也一定会去背而不是拖延着不背。

哪有什么自制力异于常人,哪有什么总是很自律,成功的人不过是谨慎选择环境和交往对象,并且有意识地将耗费精力的事培养成阻力小的习惯罢了。